爷爷走好
您的教诲,您的事迹,您的荣誉…不会消逝,一直在我们的心里
您的教诲,您的事迹,您的荣誉…不会消逝,一直在我们的心里
安装某laravel项目
http://old.ruesin.com/system/mac/mac-mongodb-345.html
1 | brew install mongodb |
1 | ==> Installing mongodb |
search一下
1 | brew search mongo |
1 | brew install php71-mongo |
1 | NOTICE: PHP message: PHP Warning: PHP Startup: mongodb: Unable to initialize module |
网上搜是需要重新安装编译
1 | brew reinstall <formulaname> --build-from-source |
服务器的内容转到另一台服务器
1 | tar -cvf ./kod.tar ./kod3.1 |
打完包,发现有3个多G
就尝试打包压缩
1 | tar -zcvf ./kod2.tar.gz ./kod3.1 |
结果还是3G多,只压缩了200M
1 | scp ./kod.tar root@192.168.60.168:/tmp |
开始有5M/s的速度,可慢慢地变得只有800K/s
最气人的是在60%时的时候居然出现了stalled
1 |
|
在原有的命令行上加上了-l 8192
可以维持在1M/s
1 | scp -l 8192 ./kod.tar root@192.168.60.168:/tmp |
开始速度也有6M/s,后面速度一直维持在1M/s,中间无stalled
如果是-l 16000
则维持在2M/s,以此类推
1 | tar -xvf kod.tar |
或者
1 | tar -zxvf kod.tar.gz |
因为转移的文件有很多,而且都很大,我们不可能一直开者等待它传完,这就需要后台运行
先输入密码进行传输
然后用ctrl+z
,将当前进程挂起到后台暂停运行,执行一些别的操作
然后用 bg
来将挂起的进程放在后台(也可以用 fg
来将挂起的进程重新放回前台)继续运行
1 | [root@pvcent107 build]# scp -l 8192 ./kod.tar root@192.168.60.168:/tmp |
有时jobs会有多个,注意自己的文件大小是否正常,我就别坑了1次,没传输完成(完成了一个jobs),以为完成了就进行解压缩了。
之前想着。。。400G的文件需要切分-,-!可是用了切分时,却始终没有获取完整的包,好几次我都相信我的总包才80G
最后用了整包打包
1 | nohup tar -cjf kod.tar.bz2 ./kod >/dev/null 2>&1 & |
打完包发现才有400G+…….我的天,整整打包了一天一夜
scp 已经无法满足,因为万一中间来个服务器重启,或者其他因素那over了,那流量可就白白流失了
最后采用了rsync
1 | rsync -P --rsh=ssh ./kod_all.tar.bz2 112.13.14.156:/data/ |
然后输入密码
再ctrl+z 暂停
再bg %1 放入后台(假设当前后台允许索引为1)
然后用jobs查看
如果你当前退出过当前终端,jobs已经无法查看到后台运行的进程,只能用ps
1 | ps -ef |grep kod |
会有如下的显示
1 | root 175100 174758 47 08:10 pts/2 00:15:13 rsync -P --rsh=ssh ./kod_all.tar.bz2 112.13.91.176:/data/ |
其中00:15:13
指本次断点续传进行的时间。
当传输了200G以后,继续进行断点续传,这个时间会有好长一段时间是不更新的(作者认为它在寻找上一次的断点,因为文件大了寻找的时间会久一点),如果你这个时候马上关闭总端,很有可能本次传输就没执行,我就被坑了一次,一觉醒来一点就没传。。。
用scp时,这边传多少,另一个服务器就显示文件实时大小
而用rsync时,另一个服务器不实时显示文件大小,只有将这边的进程暂时kill掉,才能知道到底传了多少(可能我这个办法比较粗暴)
1 | kill -9 175100 |
1 | nohup tar -xjf ./kod_all.tar.bz2 > /dev/null 2>&1 & |
其他查看操作同上面
1 | nohup tar -cjf - kod/ |split -b 10000m - kod.tar.bz2. >/dev/null 2>&1 & |
它会生成
1 | -rw-r--r-- 1 Administrator 197121 5242880 十二 27 08:39 kod.tar.bz2.aa |
后面默认2位,字符逐渐增加
它的解压
1 | nohup cat pinkephp.tar.bz2.* | tar -xj & |
https://linux.cn/article-7170-1.html
客户想让他的网站都显示思源字体
fontsquirrel
https://www.fontsquirrel.com
CSS @font-face属性实现在网页中嵌入任意字体
http://www.jb51.net/css/23073.html
如何在网页中嵌入自己想要的字体(实例下载)
http://blog.csdn.net/sinolzeng/article/details/41802951
下载思源全套字体(字体文件名称:NotoSansHans)
1 |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uJBBK |
windows的字体比较多,其字体文件位于 C:\WINDOWS\Fonts,如果想额外安装也可以到这里找找
字体格式有ttf和otf等多重后缀,linux上ttf和oft都可以
1 | # mkdir /usr/share/fonts/NotoSansHans |
1 | # cd /usr/share/font/NotoSansHans |
因为我在windows里先安装了思源字体,并在Noto Sans S Chinese
中找到了思源字体,所以font-family中我用Noto Sans S Chinese
1 | body { |
为什么文件名是NotoSansHans
,安装后需要Noto Sans S Chinese
这里有个疑惑
自己本地安装了ttf包后,生成了Noto Sans S Chinese字体,可是这个字体不是服务器里的
也就是说,我在linux上安装的字体只能在linux上使用,浏览器里使用一个是看客户端有没有这个字体,另一个是你的css中引入如ttf之类的字体资源,但是对于中文来说,要把整个字体都方法css上,大概要10M以上(这个肯定不是个办法)
在
https://www.fontsquirrel.com
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体
1 | @font-face { |
想在网页中全部使用某不常用的字体,几乎是不可取的方法,除非客户端里大家都安装了该字体
element官方的icon太少
http://blog.csdn.net/b376924098/article/details/78286880#reply
CSS3 @font-face [http://www.w3cplus.com/content/css3-font-face]
1 | [class^="jkkj-icon"], [class*=" jkkj-icon"] { |
每次安装node-sass都被墙导致安装不成功
http://blog.csdn.net/qq_35440678/article/details/51909327
直接用淘宝的镜像安装成功
1 | npm install -g cnpm --registry=https://registry.npm.taobao.org |
公司开始了新项目用了vue,因为用了某人开源的基础架构,所以被动的被用上了eslint,刚开始用sublime写vue,结果各种规法错误,很是恼火。最后按网上教程用了vscode+eslint插件,一键格式化错误,牛X死了
安装并配置完成 ESLint 后,我们继续回到 VSCode 进行扩展设置,依次点击 文件 > 首选项 > 设置 打开 VSCode 配置文件,添加如下配置
1 | "eslint.autoFixOnSave": true, |
这样每次保存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根目录下.eslintrc.js你配置的eslint规则来检查和做一些简单的fix。
当前eslint规则
1 | module.exports = { |
shift+ctrl+p
=> 选择 eslint fix all auto-fixable problems
在公司windows下用gitbash,每次打开都要切换到D盘指定目录,非常费时,网上搜了一下果真有对应方法
http://blog.csdn.net/zzfenglin/article/details/54646541
在“Git Bash”快捷方式上点击鼠标右键,然后选择“属性”,会弹出如下截图的提示框:
我们可以看到在“目标”后面的输入框中有操作的命令,在命令的最后是“–cd-to-home”,就是这条命令在快捷方式打开的时候切换到“/c/Users/Administrator”路径了。
假如,我们想把默认路径修改为“D:\android_workspace”,那我们需要操作两步:
1.将“目录”后面输入框中命令结尾部分去掉,即删掉“–cd-to-home”。
2.将“起始位置”后面的输入框中的内容修改为我们想要的默认路径“D:\android_workspace”(注意:这个路径是根据你自己代码工程的位置而定的)
修改之后的操作截图如下:
修改之后,点击“确定”,然后重新打开“Git Bash”,就会自动切换到我们想要的路径